时间:2016年03月16日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返回
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各部门、岗位人员的密切配合协作,齐抓共管。然而事与愿违,在日常安全管理中,不少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“八重八轻”的现象,不仅容易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,而且使安全管理出现漏洞,不利于安全生产。安全工作,必须要严打“八重八轻”之风。
一是重布置轻落实。有的企业能够及时召开有关安全会议、下发安全文件、传达安全精神,安全工作布置得井井有条,却在落实上大打折扣。决不能把法规写在纸上,贴在墙上,讲在嘴上,不落实在行动上。
二是重形式轻实干。有些企业和管理人员也经常讲“安全第一,预防为主,综合治理”,但是口头上说得多,细致工作做得少;布置工作多,检查落实少;表面文章多,真抓实干少。
三是重管理轻教育。一些企业在安全工作中只讲如何从严管理,职工要如何服从管理,就是不关心、不顾及、不考虑职工的思想变化,不关心职工的心绪变化,不去做过细的安全思想政治工作。
四是重数量轻质量。有的管理人员既使下基层、到现场,也是走马观花,满足于完成规定的“量化”指标,对发现的问题避重就轻,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然而,在实际工作中,只重“量”,不讲“质”,起不到强化安全基础的作用,长此下去,只会助长安全管理中的形式主义。只有在加强对量化考核的时候,还要加强对量化“质量”的考核,只有强化“质”的意识,才能发挥出“量”在保安全上的促进作用。
五是重一线轻后勤。一些企业的安全管理存在着重生产一线,轻后勤服务的现象,对一线的生产设备管理很到位,岗位标准制定得很规范,对违规违纪现象的处罚也很严格。对二、三线单位的安全管理就不那么重视, 严重影响企业和谐安全发展。
六是重措施轻兑现。勿庸置疑,在安全管理上,我们并不缺乏各类刚性制度和确保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安全措施。但从实际运作中看,真正一丝不苟、一以贯之地抓执行、抓落实的不多,对安全管理缺少深入调研、查找漏洞、解决问题的吃苦精神和一盯到底的坚决态度,对安全管理措施,只是写在纸上、贴在墙上而已。
七是重节日轻平时。每逢重大节日来临,各个企业绷紧安全弦,严格抓牢安全生产,频繁组织安全检查,强化隐患整改,可谓滴水不漏,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极大重视,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。但是,不少企业对平时的安全管理时紧时松,上面催一催、拨一拨,下面动一动、转一转。有的企业甚至对一些生产隐患视而不见,见而不治,治而不善;对某些违章行为不制止,当好人主义,导致隐患潜在,事故频繁。
八是重物质轻精神。一些企业把物质看得很重,只强调班组如何多产多拿奖,进行物质奖励,而对职工精神上的追求淡漠。有的企业重视职工操作规程的学习培训,轻视职工工作中的士气和敬业精神的培训。有的职工对待工作没有热情和进取心,士气低落,工作时心不在焉,注意力不集中,那么不管他的专业技术有多高超,操作技能有多高明,也于事无补,工作中出差错和事故就是必然的事情。
(摘自中国安全生产网)